3月22日,记者随同张家界桑植县烟办副主任肖自明一同前往海拔800多米的桑植县河口乡西坪村。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岩石道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后,终于到达大山深处的西坪村。
车刚驶进村头,一座占地约1600见方的白色大棚映入眼帘,这是西坪村刚刚建起的“育苗工厂”。
踩过消毒液,走进“育苗工厂”,村主任徐胜和正在给大棚里的烟苗施肥。正值育苗的关键时期,徐胜和每天都呆在棚里劳作。
“现在看不到种子,蓝色的包衣就是一层肥料,把种子裹在里面,在温度、湿度等条件达到后就会裂解,烟苗就从蓝色的包衣里长出来,一出苗,就可以洒上营养液,杀虫药了。”技术员龚长清介绍说,“现在这1000亩幼苗长势很好,再过十多天就能移栽大田了。”
10年前,西坪村通路。8年前,西坪村通电。但贫困一直困扰着西坪村。2009年,河口乡乡政府瞄准西坪村这块贫瘠的土地,大力发展烟叶,带领乡亲们种烟致富。2010年,全村发展到20多户烟农,烟叶面积达240亩,全村种植烟叶获利48万。
“今年我们做了整体规划,把现有的耕地,除了水田以外全部充分利用起来,全部种上了烤烟,种它个1000亩!”“育苗工厂”里,村支书蔡金林很兴奋,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就目前的生产规模,加上今年烟叶价格很好,如果风调雨顺的话,每一亩能产干烟300斤,每一亩烟叶将获利2700元,这一千亩烟叶就会给村民创收270万元。”
“育苗工厂”是西坪村的希望,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,育苗质量也比过去提高了不少。现在是关键时刻,烟农们像照看自己的婴儿一样,保证幼苗用水,保证温度适宜,每天都要来精心照看。
现在西坪村发展烟叶的基础已经打好了,“育苗工厂”和密集型烤房已经建成,规模已经上去了,后续的技术、服务工作也跟上来了。特别是桑植县烟办、烟草公司的技术人员与河口乡烟办的工作人员热心上门送技术,让烟农们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,整天在辛勤忙碌,脸上洋溢着希望和幸福……
|